葛覃(9)_汉贵女
乐可小说 > 汉贵女 > 葛覃(9)
字体:      护眼 关灯

葛覃(9)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字迹出奇?一开始刘彻并不懂陈嫣的意思,他只是觉得这个字迹和陈嫣的有些相似,但一眼就能看出,还是不一样的。非要形容的话,就是‘规矩’了很多。但是这种‘规矩’并不能给字迹加分,反而显得有些呆板。

  然而经过陈嫣的提醒,他仔细查看字迹,才发现一种隐隐的违和好一会儿都想不明白这种违和是从哪里来的。直到眼睛瞥到并排的两个字,蹙紧的眉头一下子就松开了。

  “这字迹怎会一样?”

  这话听起来古怪,如果是一个人抄的书,字迹一样才是正常的啊但刘彻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两个相同的字太相似了!如果是同一个人写字,字与字肯定会非常相似,但无法做到完全相同。

  这种程度的相似,反而很奇怪!

  陈嫣一听刘彻这样说,就明白他是看出问题了,得意地笑了笑:“这是‘印刷术’!”

  没错,陈嫣准备的杀手锏就是印刷术!

  印刷术的好处就不用多说了,在古代,这一项技术对文化传播有多大用处更是不必赘述!

  印刷术和白纸配合,等于是立刻将知识成本打压到了一个低的超乎想象的地步。

  过去,即使是一些烂大街的典籍,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毕竟人工就在那里摆着。而稍微珍贵一些的私人藏书就更别提了,若是有人愿意出售抄本,有的是人愿意花数金、数十金!若是那种传闻中无比珍贵的藏书有的人为之倾家荡产又有什么好稀罕的!

  然而印刷术和白纸配合,将改变这一切!这个世界上能够打破一个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的东西并不多,印刷术和白纸就算其中之一。

  “印刷术?”刘彻倒是没有听过这个词,但华夏语言的好处就在于,有些词没有听说过,但也能根据词语的构成判断一个大概。听到‘印’这个字眼,刘彻就有些恍然大悟了。

  “用了印章?”刘彻的话虽然带着疑惑,但看他的样子却是已经肯定了的。手上迅速翻阅着这部《诗经》,啧啧道:“用印章的话,岂不是可以反复使用?一开始制印,价格高昂,但印制书籍多,就不算贵了!”

  “这般好的主意,过去怎没人想到!”刘彻‘啪’的一声合上《诗经》,整个人跃跃欲试道:“这印书实在是大有可为!”

  陈嫣这个时候才插嘴道:“过去没有白纸,又怎会想到印刷术?”

  竹简上用印刷术,这就太为难人了。丝帛上倒是可以用,毕竟皇帝的诏书都是丝帛的,上面也要用印。但关键是,丝帛并不是普遍的书写材料,只是有钱人自己用一用而已。这种情况下,更不可能让人想到使用印刷术了!因为这样做,丝帛书的价格依旧是远远高于竹简书的,材料成本根本下不来。

  刘彻一想也笑了,可不是么!

  得了印刷术这么个宝贝,刘彻也不想在上林苑骑马了,催陈嫣带他去看看印刷术到底是怎么弄的。虽然他知道了其中的原理,但还是对具体操作有些好奇。

  也是恰好,印刷术的团队在长安这边,不然的话,人在齐地,这个时候说要看,那也是麻烦。

  之所以会在长安,是因为印刷术的技术攻关就是最近的事情大概就是陈嫣和刘彻商量要搞白纸之后,现在也半年多了。既然都打算大力推广白纸了,印刷术顺势推出,也是应有之义。

  说出来可能有些奇怪,但陈嫣之前确实没有去点印刷术的技能点。

  原因也很简单,造纸术还在不断完善中,弄印刷术除了技术储备,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说起来,陈嫣手上的人才,特别是墨家、农家这些人是一直不够的,相比起印刷术,还有太多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的技术等着人去点亮,印刷术也只能暂且放着了。

  再者说了,在当时的陈嫣想来,印刷术本身是很简单的,技术上面毫无难度,难的是捅破那一层窗户纸。所以什么时候推广了白纸,什么时候再去弄印刷术,那肯定也是来得及的。

  然而真的让人去弄印刷术的时候,陈嫣才知道什么叫做一把辛酸泪——其实印刷术的难度确实不算高,但比她想象中的还是难多了,而且其中还有各种没有预想到的麻烦简直一言难尽!

  刘彻随着陈嫣去了印刷作坊,因为陈嫣本来的打算就是要做大的,所以这个时候并没有瞎对付。从印刷作坊起来的时候,她就让人找了大的地方,并且认真选址,确保将来原材料进的容易,成品出的也容易。

  事实上,印刷作坊就在城外,离少府的造纸作坊并不远。同时也离官道很近,印出来的书籍无论是送进长安,还是往周边城市送,都是容易的。

  印刷作坊里的情况和刘彻想的不太一样确实不太一样,他想象中的‘大印章’一个也不存在,不少工匠在雕刻木质雕版。

  不过刘彻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现在用的印章基本上都是玉石的,玉石多贵啊!相比之下木头就便宜多了!反正不像印章,那本身就是身份权力的象征,肯定要用好一点儿的材料。印书用的‘大印章’,只要能用就行了!

  其实刘彻不知道,在搞印刷术的时候,光是用什么做印板,就为难了技术人员好久!

  一开始,陈嫣考虑过要不要一步到位,使用活字印刷。但真的尝试过后,才开了一个头就放弃了她这才明白,为什么南宋时期就有了活字印刷,但直到现代印刷术取代古代印刷术之前,雕版印刷都是主流,活字印刷根本不受认可。

  现代人极大拔高了活字印刷的意义,一方面是因为古人的这个创新确实非常牛,另一方面呢,现代印刷术在原理上更接近于活字印刷。所以直观意义上,似乎活字印刷更加先进。

  但站在古人的角度来说,他们是不在意‘先进不先进’的,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好用不好用。

  活字印刷首先就得解决用什么来做印块,因为历史教材上提过,一开始用的是陶块,陈嫣也就让人烧制陶块,然后再在上面进行雕刻。反正这个时候烧陶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了,这个一点儿难度也没有。

  但还没等到陈嫣一次次试验有没有更好更合适的印块,陈嫣就放弃活字印刷了。

  首先,一个又一个的字块放在那里,如果要印刷一部书,肯定得有人来排版才行。排版不是说只有识字的人才能做,只是不识字就得一个字一个字去硬抠,劳心费神还效率慢!

  而且就算识字,这项工作也好做不到哪里去。汉子不是英文字母,英文字母只有26个,想要组成字词也很容易找到想要的。汉子总量多大?就算是只准备常用字,那也是上千了!

  从这么多字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个,而且不是找一次两次,一部书排下来,真可以说是要了命了!

  历史上有人发明了排列字块的规律,让找字变得容易了一些,但这依旧是一项工程。这就像是查字典,因为有规律的原因,所以并不是大海捞针,然而该花的时间还是得花。

  但这不是最坑的,最坑的是印刷质量!

  古代的生产条件下,陶块很难做到严丝合缝。印刷出来的书籍,出现对不齐、字体大小不一、页面不整洁等等问题,再常见不过了!人手工雕刻的雕版虽然也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但概率要小的多。

  而除了这些,别的问题其实也很多。比如活字印刷的字块比较小,平常收收拣拣的,磕磕碰碰根本无法避免。而一旦发生这样的事,碰坏,甚至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碎字块也很常见。

  又比如,一套书排下来,绝大多数字都需要不止一个,所以最终要制的活字也会比想象中的多很多,如此一来,成本也上去了——如果一页书排版印刷之后再排下一页,这确实可以节省制活字的费用,但给排版和其他工作带来的麻烦就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活字印刷的问题不是一星半点儿,而且很多都是在古代条件下无解的!陈嫣这个时候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活字印刷术始终没有成为主流

  在这种情况下,陈嫣甚至根本没有让人尝试改良印块的材质,提高各方面的表现。她非常干脆地调转了匠人们的努力方向,改为研究雕版印刷。

  然而雕版印刷也没有她想象的容易,首先就是木头的选择真当什么木头都可以吗?

  天真!

  太硬的木头会给雕刻带来困难,太软太疏松的木头渗墨会非常严重,拿来印刷就是一个灾难!

  尝试了多种木材,这才定下梨木、梓木、枣木也有另一些木头可用,但出来的效果都不如这三种木头陈嫣最近在市场上大肆收购梨木、梓木和枣木,就是为了做各种处理,将来想要造雕版的时候方便。

  而定下了木头也不是全部,还得考虑‘墨’。

  相比起雕版,其实就是一种一种材料地试,这反而更有技术难度。

  原来陈嫣弄出白纸之后,其实就得考虑要改良墨了。此时用的墨较之上古时锅灰、糯米汁之类调成的,已经好了很多了,至少原材料是后世人熟悉的,也就是松烟、桐油烟、石墨这些。

  用在竹简上的话,其实已经不需要改良了,因为再改良也不会有更好的效果。但是用在白纸上就完全不同了,不同的纸张对墨也有不同的要求简单来说,纸对墨的感觉要比竹简精细很多。

  不过,陈嫣并没有着急推出新墨,因为现在的墨对付对付也不是不能用。然而,等到她开发印刷术的时候就不得不钻研一下用墨的问题了。

  如果直接使用写字的墨,这不是不可以,只是成本会偏高,效果也不见得很好没办法,只能让人研究相关工艺了。

  陈嫣关于用墨的问题只记得传统雕版印刷用的是水墨,也就是和写字差不多的墨,以水作为制墨原材料的粘合剂。而油墨这种更熟悉的印刷用墨,其实是现代印刷术的产物,更合适铜版、铅版印刷

  这至少给工匠指明了方向,直接研究松烟水墨就可以了,至于桐油烟墨和石墨,暂且不用去管。

  松烟水墨的制作工艺在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工艺流程,只不过质量就不用恭维了,停留在能用就行的阶段陈嫣会宋代松烟墨的制法,因为她亲手制来拍过视频,但那是书写用墨,还是和印刷不同吧

  最后的结果是,新式的松烟墨被她弄出来了至于印刷用墨,凑合凑合用新式松烟墨的下脚料制成。

  原料粗糙了很多,也没有了锤炼墨锭这种工序印刷用的墨不需要考虑便携性,自然没有了制成墨锭的需要,省掉这道工序也是必然的。只不过在完成像加胶这种工序后,膏状的松烟墨墨臭味太重了!

  拿这个印书,恐怕不太好。

  陈嫣想过要不要加香料掩盖,而就在她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最开始的一缸墨,臭味已经散了些了——陈嫣当即决定,就这样散味道吧!加香料的话,这年头香料价格高的可怕,成本会升的很高!如果那样,那还不如把墨锭煮水做印刷墨!

  做生意不容易,还是要节省一点!

  过了一个多月,味道散了大半,至少这时的味道是可以忍受的了,如果拿来印书,书籍的味道会更淡。就是这个时候,陈嫣让人开始印书其实再多散一些时间,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果会更好,但陈嫣等着印书,这时候也只能急用了。

  等到将来不着急了,可以提前制墨。

  而就是存了这一个多月的墨,相比起之前,除了味道,在其他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墨的质量变好了!用来印刷,比新墨更好用!

  暂时没有时间去考察这里面的原理,陈嫣只能让手下的人尽量造新墨,然后存起来。她估计,存的越久,墨的质量会越高这大概就是‘时间的力量’吧

  有了印版和墨,印刷术就简单了,在印版上涂墨,然后覆盖白纸,在白纸上方用宽刷子轻轻一刷,一张就印好了。唯一的难度就在于印刷工得把握好那个度,不能轻也不能重。轻了可能会出现不着墨的情况,重了也可能会印糊。

  而这种手艺都是练出来的,无他,但手熟耳。

  经过之前印《诗经》的锻炼,已经出现头一批熟练工了。这些人印的又快又好,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印接近两千张!而一套《诗经》,三百余首诗歌,一面只印一首诗歌,也只用一百多张纸。

  陈嫣现在有五十多个印刷工,雕版制成之后,他们一日就能出数百套诗经这样的速度,对比过去的抄写,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而陈嫣选中《诗经》作为雕版印刷的第一本书,也是有原因的。首先,第一本书得选一个有意义的其实按照陈嫣的想法,印《淮南子》这不说更好,里面记载了很多有意思的传说之类,人民群众肯定喜闻乐见!过去书籍是读书人的专属,普通人也不会在这上面花大价钱。现在不同了,价格降低之后,普通人只要识字的,也可能成为书籍的消费者。这种情况下,印《淮南子》说不定销量还更高呢!

  相比之下,《诗经》这种书,该有的人都有了,可能真的卖不太动啊

  然而,作为第一部印刷作品,还是得有点儿逼格没办法,还是在诸多经典中找吧。

  相比起别的经典,《诗经》有几个优点。第一,它在近些年经过河间王刘德的抢救,重新变得完整是的,在此之前,因为战争以及别的原因,孔子编修过的那个版本已经残缺不全了,甚至有很多作品可能散失!

  复原工作是刘德手上完成的。

  考虑到此时知识传播的速度,虽然这个工作做完也有些年头了,估计能拿到这个‘完整版’的也是极少数人,大多数人在《诗经》上还是缺了一些想来这些人也不介意花少少的钱,买一部完整本的《诗经》。

  第二,《诗经》说是经典,但到底来源于民歌,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很亲切的。实际上此时的乡野地方也常常咏唱诗经,这些咏唱的民夫民女不见得识字,可能就是祖祖辈辈口耳相传下来的。

  这就是群众基础啊!很多并不读书的人估计也会想要买一部诗经回去吧!

  另外《诗经》还有不少优点,最终促使陈嫣选择了将《诗经》作为第一部印刷品。

  刘彻看到一些工人正在订书,订好之后就是一本完整的书了。问过陈嫣这儿的工作效率,感慨很多。

  陈嫣则是在一边将自己弄印刷术时遇到的障碍大概说了一下,最后指着正在做的新雕版道:“嫣所说的,编书不用朝廷花钱就在这里了。”

  陈嫣的计划很简单,编出来的书是要卖钱的!

  不同于历史上的《四库全书》,因为实在是他‘全’了,以至于没有几个私人的藏书者有能力真的去收藏,这也使得印刷变得没有意义。最后《四库全书》是用抄写的方式弄出了七套,分别收藏在七个不同的地方。

  陈嫣计划的这套丛书,虽然以如今的体量来看,已经非常大了,但与《四库全书》不可同日而语。如今能写书的人也不多,无一不是一方大佬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算是将市面上现有的书籍全都收集起来,体量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弄出来,倒是更像后世的百科全书。

  陈嫣的计划是,有能力,又有强迫症的,可以收全套。而另一些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单收一些小的套装,比如儒家套装、法家套装、辞赋套装什么的。甚至更进一步,单买自己需要的某一本书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如果算单价的话,肯定是成套的比不成套的划算而且成套的还可以送一些赠品,比如当代名士的注释本之类,赠品不单卖,只赠送!

  考虑到此时纸书才刚刚开始,估计这一波钱很好恰~

  刘彻对于陈嫣的计划是大致认可的,但有一个问题这印书作坊是陈嫣的,还是少府的?

  陈嫣爽快道:“少府也可做印书作坊且这些书本就是朝廷花心力编出的,嫣就不占这个好处了嫣想要赚钱,可以从别处想办法!”

  说着陈嫣让刘彻仔细看新作的雕版。

  刘彻低头辨认雕版上的字,竟不是任何一部经典上面似乎还有一些卜辞。

  “此物为日历!”陈嫣得意地道。

  没错,就是日历了说实在的,天知道在这个时代没有日历有多不方便!如果是后世,没有日历也就没有了,实在称不上麻烦。实际上后世的年轻人也没有几个看日历的了,手机日历用上的机会少之又少。

  但在这个时代就不同了这个时代虽然有月份的概念,但和后世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简单来说,大家会说春一月、春二月、夏一月之类,但没有一月到十二月这种。

  大家过日的循环不是三十天一个月,然后重来,而是六十天一个循环这是按照天干地支编列出来的,所以提到某一日不是初一十五,而是甲午日、丙辰日之类。现代人见到这个就头大,古代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天底下又不全是读书识字的!多的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呢!(其实读书人也经常会算不清楚)

  有了日历,就不用自己计算了,岂不美哉?

  不过陈嫣觉得,还是弄出初一十五比较好,一步到位,大家都方便了。只不过这件事并不是说说就可以做的,这意味着要重新推算天文历法。一方面是技术难度,另一方面,在古代天文历法可不是说着玩玩的!这甚至可以和一个朝代的正统性联系在一起。

  总之,绝不是轻易可以搞的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19-12-0407:30:48~2019-12-0506:08: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ue紫月2瓶;凤凰花又开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看小说,就来!速度飞快哦,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eke9.com。乐可小说手机版:https://m.leke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