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不谋而合_家父汉高祖
乐可小说 > 家父汉高祖 > 第671章 不谋而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1章 不谋而合

  第671章不谋而合

  “哈哈,晁公~~先前只是举手之劳,你不必多谢!”

  晁错回到府内的时候,早已有一位诸侯王正大大咧咧的等待着他。

  可这位诸侯王并非是晁错预料中的那位燕王,而是削藩都轮不到他的夏王刘赐。

  刘赐身边还带着几个心腹,那神色很是得意,也根本不将晁错的府邸当作是外人的,一点都不见外,他们面前还摆放了不少吃的喝的。

  晁错皱起了眉头,看向了一旁的家仆。

  家仆还不曾回答,张汤却开口说道:“是我带着他们进来的。”

  看到晁错还有些不乐意,刘赐不悦的说道:“你可别忘了,原先陵邑制就是我在帮着你出主意,伱被抓起来,等待着处置结果的时候,是我四处走动,为你换来了这一线生机,现在出了牢狱,就要无视我对你的恩情吗?”

  “臣多谢夏王之恩,不知夏王前来,又有什么吩咐呢?”

  晁错脸色倒是很平静,倒也没有对刘赐太过无礼。

  “来,您勿要多礼,请坐吧!”

  刘赐使出了祖传的反客为主,晁错直接坐在了上位,“大王有什么事现在就说吧,臣还有不少事要忙,勿要耽误”

  “晁错!若是没有我,你能出那廷尉府吗?!”

  “不能。”

  “那又何以如此对我无礼呢?”

  若是来质问的人是燕王刘濞,晁错就要让家仆来拿人了可刘赐不太一样,一来刘赐年幼,二来刘赐乃是皇帝的儿子,削藩听过削皇帝仲父和诸兄弟的,却不曾听过削皇帝儿子的,三来,刘赐也不全是胡说八道,晁错跟王恬启聊过,知道在这次案件时,刘赐出了不少力,先是带着张汤见到了王恬启,又帮他说服了燕王,调查了那位游侠等等。

  “大王恕罪。”

  看到晁错有点服软,刘赐这才重新笑着,“我知道你手里有很多事情,我也不耽误,我就是来拿我的报酬的,我先前帮了你很多,你准备要如何报答我呢?”

  “大王怎么能挟恩图报呢?”

  “大汉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天下,大王这么做,难道不是自绝与天下吗?”

  刘赐一愣,急忙看向了一旁的董仲舒,朝着他使了使眼色。

  赐少爷为人有胆魄,可读书确实少,看起来就是一副“我读书少,你可千万要来骗我啊”的样子,晁错这么一说,他就不知该如何反驳了,可董仲舒可就不同了,在得到刘赐的暗示后,董仲舒连忙回答道:“当初子贡赎回做了俘虏的鲁人,不曾索要报酬,孔子因此而批评他,说他是为了自己的名誉,而使得更多做了俘虏的人受罪.我家大王救了您,这是仁义的事情,若是他不索要报酬,岂不是就跟子贡一样,让天下人都不敢再去做仁义的事情了吗?”

  “况且,我家大王这么做,也是为了成全您有恩必报的名望,这难道是有错的吗?”

  听到董仲舒的回答,刘赐笑得更开心了,不愧是寡人的智囊啊。

  晁错只是看了董仲舒一眼,就很干脆的回答道:“那大王想要什么就说吧,只是臣为人清廉,家里没有什么钱财,什么东西都拿不出来家里还有几本书,有两个照顾我的家仆,除此之外,我连耕地都没有。”

  “啊??这些年里,您的爵位是一升再升,这都快要封侯了,怎么会没有土地财物呢?”

  刘赐有些不太相信。

  张汤却说道:“确实没有什么钱财.晁公将所得到的赏赐都用在了办事上,家里也没有什么钱财。”

  晁错又指着张汤,说道:“还有张汤,若是你需要,也可以带去夏国,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

  刘赐笑着说道:“我不是来索要财物的,这次御史府内众人谋害您,除却首恶赵禹,其他人大概都是要判决流放等罪行吧?我想要他们,能否让他们去夏国呢?我夏国贫苦”

  晁错严肃的说道:“御史府内,唯独赵禹一个罪犯,他要如何处置,是由廷尉来决定的,其余众人没有犯罪,何以流放?”

  刘赐大惊,“赵禹一个人就能在御史府里做出这种大事吗?御史府内的官员们,大多都是与他有勾结的,您难道还要护着他们不成?”

  “并非是偏袒,既然没有罪证能证明他们犯了错,那他们就是没有过错的,难道要我因为他们可能涉及谋害我的罪名就要将他们流放吗?庙堂内大事诸多,我还需要他们来出力,大王若是想挟恩要我将人送去夏国,那还是请回吧!”

  刘赐再次看向了董仲舒,董仲舒只好开口道,“晁公啊,请您不要怪罪,夏国本就贫苦,却又格外重要,您也知道,夏国包括了所有的草原,是要去统帅引弓之民的,奈何,过去从来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使得我们不知该如何行事,我们这次来,也不要别的东西了,只想要晁公为我们出一策,不知可否?”

  晁错这次没有急着拒绝,虽然晁错是个坚定的削藩主义者,但是他的主张是削弱诸侯国,不是要废除诸侯国,诸侯国存在的意义,他还是很清楚的,皇帝陛下想要治理好塞外地区,打破中原与塞外的对立关系,将其变成自家的疆域,获得长久的太平,晁错也不曾反对,他沉默了片刻,随即令人取来纸和笔,开始书写了起来。

  刘赐等人惊愕的站在晁错的身边,看着他奋笔疾书。

  刘赐拽了拽董仲舒的衣袖,“来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寡人这些时日里跑来跑去的,四处求人,就是为了让他写一篇文章吗?这有什么用处啊?”

  董仲舒摇着头,“大王不必急切,稍后就知道了。”

  刘赐便没有开口,认真的等了起来,这么一等就是等了半个多时辰,晁错在写完之后又是进行修改,改来改去,等到刘赐的肚子都开始饿的咕咕乱叫的时候,他总算是写完,将东西递给了刘赐。

  刘赐急忙接过观看,“请治塞外书?”

  “不错,这就是我献给大王的治策,塞外与中原截然不同,若是按着中原的办法来治理塞外,定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傅清是个能臣,可没有治理塞外的经验,大王可以将这书送到他手里,他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办事了。”

  董仲舒也弹出脑袋来观看。

  晁错轻声说道:“要治理塞外,还是要效仿当初的冒顿啊,冒顿整合塞外,采取了分化的办法,他将本身的势力分成了三个部分,又给不同部族安排了不同的放牧区,不许他们外出,以此避免他们私自联合,再委派大臣来监督他们的情况,采取通婚的方式来安抚为首者,将各部族的年轻后生聚集在身边,学习学问,让他们不知自己的部族而只知大夏.易其风俗,定下大礼,组织各部之商队,积极与中原进行通商,大开门户,让中原的商贾前来,不求为大夏盈利,只求能打破隔阂,使其互通.”

  “在各地游牧必经之地修建城池,召集百姓在这里耕作,推广农业技术.从几个重要的点来来逐步控制整个塞外地区”

  “尽快开始考核制度,通过军功和考核来招纳当地的贤才”

  晁错一共列出了二十多条政策,大多是效仿当初的冒顿,也有一些是与大汉的制度相结合。

  刘赐看的目瞪口呆,他抬起头来,看了看面前的晁错,忽然仰头长叹,一脸的懊恼与悔恨。

  “大王?您这是怎么了?”

  “寡人是后悔为什么要出手救下晁错啊!!”

  “若是他获罪被流放到夏国,我还何必四处去求人呢??”

  刘赐拿着那上书,开开心心的离开了晁错的府邸。

  张汤却没有一同离开,将他们送走之后,他回到书房内,继续服侍晁错。

  晁错此刻正在书写着另外一篇关于处置豪强方面的策文,张汤看的很是仔细,都说晁错有国相之才,不弱于张苍,张汤是认可这番话的,晁错的才能确实很高,天赋超然,写文章是全国前三的文学家,出策略是全国前三的政略家,钻研学问是全国前三的学问家可惜,就是人太倔,不干正事,对削藩的事情念念不忘,总是觉得诸侯国是大汉头号威胁,不能不除。

  按着晁错的理论,能对大汉造成最大威胁的,就一定是内部的诸侯国,这只是时间问题,早晚都会发生。

  晁错匆匆完成了又一篇上书,放在了一旁,活动了一番筋骨,抬起头来,正好与张汤对视。

  “你在这里做什么?”

  “若是有事我会叫你,回去休息吧!”

  晁错挥了挥手,张汤只好回答道:“我是想要跟着你学点东西。”

  “哈哈哈,你个娃娃能学到什么呢?去读你的书吧!”

  张汤附身行礼,转身就要离开。

  也不知晁错想起了什么,忽然开口说道:“等一下。”

  张汤止步,转头看向了晁错。

  晁错打量着面前的张汤,神色似乎有些复杂,在他的眼里,张汤的形象似乎与另外一个人的身影渐渐重叠,晁错看了他许久,最后感慨道:“或许真的是我的过错吧!”

  “晁公?”

  “站过来。”

  张汤小心翼翼的站在了晁错的身边,晁错指着面前的策略,认真的说道:“以御史府来治理天下,所要做的事情有三个,不同的职务有着不同的治理天下的办法,但是其中的道理是共同的尤其我们这样的法家治理天下,张释之这样的人治理天下,他会偏向以成文的律法来维持天下的秩序,因此他要不断的针对那些能超越律法所限制的人,如太子,如陛下张不疑这样的人治理天下,他的天下仅仅局限在皇帝的身上,若是皇帝不够贤明,那天下崩坏也是迟早的事情,又如我这样的人来治理天下,我所想的天下乃是万民之天下.”

  “我为什么不直接大开杀戒,非要查明他们的罪证后才动手呢?杀人很简单,可是治理天下不是为了杀人,杀人只是一种手段而已,若是忘记了根本,无视了律法,藐视了天下,只以杀人为自己升迁和获得赏赐的途径,只是为了完成皇帝的吩咐而做事,不顾其他,甚至将杀人变成自己的目的,那就算不上是法家了,只是些酷吏而已做法家很难,但是做酷吏很容易”

  “上下有制,皇帝登基开制,所谓制,其实就是维持庙堂的根本所在了,而酷吏多轻视制,逾制而行事,这样的行为固然能在短期内取得更多的成效,可放眼长期,却会对天下之制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使得庙堂没有信誉可言,法家治理天下,是不能没有信誉的,若是天下人都不再相信官吏,不再相信庙堂,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了.”

  晁错指着自己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又详细的解释起自己为什么要如此制定。

  张汤大喜,急忙低下头,极为认真的听着,又怕自己记不住,干脆拿起了纸和笔来记录晁错的言语。

  等到晁错讲解完自己这次的策略后,张汤非常认真的朝他行礼,“多谢老师的教诲!”

  晁错的脸上并没有多少笑容,只是一如既往的板着脸。

  面对晁错忽如其来的教导,张汤显得有些受宠若惊,在跟随晁错之后,张汤就发现,这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他的脑海里只有自己,或者说,只有自己要去办的大事,所有人在他这里都只是办事用的工具,他完全不在意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也不在意这些人是否理解自己这还是他第一次对自己之外的人表示了在意。

  “做个法家.莫要做酷吏。”

  晁错轻声说着,眼眸里闪过一丝黯然的光芒。

  “哈哈哈,阿父!我思来想去,亲自制定了治理塞外的二十多条策略,您来看看,我写的如何啊?!”

  刘赐极为得意的站在刘长面前,拿出了那上书。

  厚德殿内,刘长和刘安两个人都是惊愕的看着他,刘安手里也拿着上书,看到弟弟这模样,忍不住调侃道:“赐居然也开始上书了?”

  刘赐瞥了一眼刘安手里的纸张,忍不住说道:“难道只有大哥才能上书吗?其实我的才能并不弱于其他人,只是因为你们都看不起我,才忽视了而已,若是兄长不信,就可以跟我比一比,看我们的上书哪个更好?”

  若是其他诸侯王这么说,那大概就有点夺嫡的嫌疑,但是刘赐就无妨了。

  刘安没有说话,刘赐却再次说道:“怎么?兄长不敢比了吗?让阿父来看看我们的上书谁的更好!输的那个要献出三匹骏马!!”

  刘安大笑,随即点点头。

  刘赐迫不及待的将自己的上书递给了刘长,又催促着刘安将上书也交给刘长。

  刘长拿过上书,看都没看,“安获胜。”

  刘赐一愣,随即气的跳了起来,“阿父!何以如此偏爱大哥呢?你都没有看!”

  “我不用看都知道是安获胜,你这写的是什么东西?”

  “您就看一眼!”

  刘长低头看了一眼,“还是你大哥胜.”

  “这怎么可能呢?这可是晁错所写的啊!!大哥就是再厉害,还能赢了晁错不成?”

  刘长顿时骂道:“你还好意思说呢!我为人堂堂正正,从不曾贪墨过他人的成就,向来都是亲力亲为,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呢?抄袭晁错的策略,连抄都懒得抄,你觉得我是看不出晁错的字迹吗?!”

  刘赐委屈的低着头,“我这不是自己不会写嘛.”

  刘长又看了看刘赐的策略,看了许久,随即点着头,“晁错还是不错的,想法与朕是不谋而合啊,我原先就是这般想的。”

  刘赐问道:“那可以施行?”

  “恩,自然可以,不过,你怎么会有晁错的文章呢?”

  刘赐急忙解释了起来,“他骂我是挟恩图报.当时我就怒了,我就以子贡抢走俘虏然后不给钱的典故来讽刺他!”

  刘安只觉得额头有些微痛。

  刘长勃然大怒,“竖子!不会用典故就休要胡说八道!那是子路!”

  刘安只觉得额头有些很痛。

  自己何德何能啊,居然出生在这般的文化世家里!

  “阿父.还是看看我的上书吧。”

  刘安忍不住打断了他们父子二人,刘长这才拿起了刘安的上书,刘安认真的解释道:“儿臣在通读《禹贡》,《职方》等书籍之后,忽然有了些想法当今大汉疆域宽阔,是过去都不能比的,而郡设监御史,难以有效的行监察之权,儿臣以为,若是能按着禹贡之书籍,与天下设州,增设州刺史,凌与郡官之上,监察国相之列,不予实权,直通天阙.查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刘长听闻,一瞬间居然有些恍惚。

  “州?”

  “是啊,我都已经想好了,以天下为州,增设州刺史.有兖,青,冀,徐”

  刘长打量着刘安,狐疑的问道:“这都是你自己所想的?”

  刘安有些无奈,不是我自己想的还能是抄晁错的嘛??

  你们俩擅长做这样的事情,我可不行

  “不错!与朕可谓是不谋而合!!”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eke9.com。乐可小说手机版:https://m.leke9.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