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钦差大臣_病娇难宠
乐可小说 > 病娇难宠 > 第52章钦差大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2章钦差大臣

      太极殿内,宫翎坐在上首龙椅,几位大臣分坐两侧。

      “依皇叔与众位爱卿之见,朕当派何人为钦差,前去推广此事呢?”几人的赞同与急切并未出乎宫翎意外,毕竟这旱灾已经在朝堂上讨论了几次,都没出结果。

      谁知道他的皇后,在背后不声不响的就帮他解决了问题呢。

      想到这里,宫翎有些出神,原来这一年来,不知不觉中,顾凉帮了他不少。

      “那发明水车的诸葛先生可能担此大任?”武将周息心里向来没什么弯弯绕绕,觉得发明了水车的人去做此事自然最好。

      “臣认为不可。”顾太傅摇摇头,继续说道:“诸葛先生自然可以一同前往,但钦差大臣人选还需慎重。”

      “本王也正有此意。”摄政王点点头,那诸葛先生虽说顶了个七品官的名头,却从未涉及政事,这官场上的事,可不是有一颗聪明的脑袋瓜子便足以。

      “臣以为,尚书令赵志章可担大任。”陈麟作为丞相,有举荐官员的权利,所以此事由他来开口最为恰当。

      尚书令赵志章算是他一手提拔的人,举贤不避亲,他举荐赵志章还可彰显自己大方坦诚。

      “尚书令此人行事圆滑,倒是个不错的人选。”摄政王点点头,尚书令是正二品的官职,担任钦差大臣,自然能镇得住下面的人。

      只是,将此事交由尚书令,便等于交给了陈麟。此事利国利民,若是成了,钦差大臣定会获得百姓赞誉,陈氏一族在民间的声望定然不可同日而语。

      “臣以为光禄大夫丁升,同样可担此大任。”顾太傅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陈麟明摆着提拔自己人不同,丁升不属于任何派系,只忠于皇帝。

      “......

  第52章钦差大臣(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此事要推广全国,定然不简单,尚书令行事老练,比丁升要更适合。”陈麟就知道顾太傅会与他唱反调,只是没想到他竟然没提拔自己人。

      还是这么爱装模作样,果然不愧是清流世家的家主。

      “此事既为革新,非常时期定然要使用非常手段,丁升为人刚正不阿,办事稳重又不失手段,臣以为更适合担此大任。”顾太傅也坚持己见,并给出自己的理由。

      “臣也赞同顾太傅的看法,丁升脑子里没那些弯弯绕绕。”周息开口附和,周家作为前王妃的母家,与现在的后族陈家,自然走不到一条路子上。

      虽然周家在皇室已经没了两位王爷,但孀居的两位王妃(先帝两位嫡子被追封为王爷,他们各自娶了妻,其中一位还有嫡子。)好歹也算支撑着门庭。

      若是皇帝能活得再久点,也许英王爷(先帝嫡长子)的嫡子,也不是没有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

      “摄政王意下如何?”宫翎只是听着几人争吵,并未开口。

      “本王以为,顾太傅与周将军言之有理。”四人中已经有两人都推举丁升,加之丁升又是纯臣,摄政王自然也没有什么意见。

      “那便如皇叔所言,封光禄大夫丁升为钦差大臣,与诸葛先生一道前往地方,因地制宜推广水转筒车,务必泽被到更多百姓。”宫翎点了点头,下了圣旨。

      一场悄无声息的争斗落下帷幕,陈麟恨恨的咬牙离开。

      他倒是没有怪罪皇上不向着自家人,毕竟在他眼中,皇帝不过还是个弱得要命的孩子,他真正的对手,是摄政王与顾太傅。

      诸葛府中,已经连续半个月不着家的诸葛文,正逗着孩子。

      半年前他夫人林婉如生下一子,这个孩子得之不易,两......

  第52章钦差大臣(第2/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人都十分疼惜。

      半岁的孩子,正是最可爱的时候,诸葛文却不好意思地与夫人说到自己将要离京办公之事。

      “夫君为民解忧,当欣然前往,婉如会在家中照顾好圆圆,静待夫君归来。”虽然有不舍,林婉如还是大度的开口说道。

      “让你受委屈了,此去约莫要花上小半年时日,待我归来,圆圆也许都会说话了。”这个年龄的孩子一天一个样,诸葛文万分不舍。

      “原来你只在乎孩子,根本没有舍不得我。”林婉如知道夫君的离别不舍,故意打趣着说道。

      “最舍不得的当然是圆圆他娘亲了,我不在的这段时间,要辛苦你了。”诸葛文拦着妻子的肩膀,院子里树荫摇摇晃晃,屋子里的人你侬我侬的靠在一起诉衷情。

      两日后,钦差大臣领着两百人出了京,诸葛文随行。

      “诸葛先生此去,希望有所收获。”顾凉站在城楼上,看着一行人远去的背影,轻声开口说道。

      小满与谷雨不知道自家娘娘说的是什么,但也没有开口询问。

      诸葛文一行人确实遇到不少问题,但丁升都以铁血手段压制了,水转筒车得以顺利的在大夏推行,带给了普通百姓活着的希望。

      原本以为半年就能结束的行程,诸葛文耗费了整整一年才再次归京。因着丁升对皇恩浩荡的宣传,百姓们只知此事是皇帝特批,并不知商局之功,新帝在百姓中的声望得以迅速累积。

      百姓们对于发明了水转筒车的诸葛文,也十分感激和推崇,诸葛文的名声迅速的传遍了整个大夏。

      两年后,大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eke9.cc。乐可小说手机版:https://m.leke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